公司名稱:青海黄瓜视频在线观看入口网站旅遊服務有限公司
聯係電話:13897227683(孫經理)
公司郵箱:18309728888(燕經理)
公司地址: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花園南街華聯超市1樓
公司主營:青海旅遊定製,西寧旅遊定製,青海旅遊包車
網 址:www.wanshangsoftware.com
如果你準備到天水旅遊景區去玩,除了那些比較漂亮的景點,肯定還想去領略一下當地的民俗文化。那麽這幾個當地特色民俗,你知道嗎?
勞動號子
在天水城鄉流行十分普遍,常見的基本形式是一領眾和,唱詞內容除與勞動有關外,演唱者還可以隨情所至,說古唱今,即興編唱。句式一般多以三字、四字、五字句或七字句居多。流行於秦安、武山的《霸王號子》《築堡子號子》和秦州、麥積一帶的《打夯歌》等,曲調質樸、熱烈,節拍規整、節奏鮮明。曲調一般為簡單的單樂段結構,由上、下兩個樂句組成或四個樂句組成一個完整的樂段。在實際演唱過程中,還可根據夯調的運用,分成單號子和雙號子(即由兩支曲調相互組合在一起交替反複)等不同類型來演唱。
獅子舞
俗稱耍獅子,在城鄉頗普及。獅頭用竹棍縛成骨架,再用紙糊成,獅身用麻袋之類,上綴彩染的麻絲為獅毛。表演時1人頂獅頭,1人撐獅股,另有人扮武生相,手執繡球前導(俗叫引獅子),時而戲打獅子,與獅爭鬥。獅子表演形式和動作頗多,比較普通的有跳、跑、越障礙、翻桌子、滾繡球,以至上杆。耍獅子在農村除娛樂外,老一代人還認為有驅逐邪惡,祈保吉祥之意,故耍至廳堂時要燒香化馬。耍獅子現已成為春節社火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鼓吹樂
天水民間鼓吹樂可上溯至隋唐時期。其組織一般在民間稱作“嗩呐班”或“吹手班”,演奏人員稱“吹鼓手”或“吹手”等,從職人員大都以口傳心授為主。鼓吹樂的演奏以嗩呐為主奏樂器,一般用兩支嗩呐為主奏,同時伴有大鼓、中鈸、釵、雲鑼、碰鈴、木魚等打擊樂進行穿插伴奏,有些嗩呐班社在人員規模稍大時,還伴以板胡、二胡、三弦、笛子等,有時根據樂曲情緒的變化和場麵的需要增加其他樂器。演奏班子的人員一般由5~7人組成,也可隨時增減。演奏的曲目大多以傳統的嗩呐曲牌和本地民歌、小曲為主,其風格或質樸明快,或委婉典雅。如《十裏相送》《緣相會》《十杯酒》《五更盤》《蝴蝶報喜》《大開門》《大拜禮》等。
秦安小曲
秦安小曲分“花調”和“老調”兩大類型。“花調”從它的詞曲格式及調式調性等方麵都很像眉戶調。據說是清末時期由陝西傳入秦安的,在流行過程中由於受方言和民歌的影響,它的曲調風格略有變化,但它仍然清楚地保留著“眉戶”的基本麵貌,也就是有些人所說的“土眉戶”。“老調”則是真正的秦安小曲,它的詞曲格式,演奏演唱形式以及調式調性和流傳情況,是與“花調”截然不同的另一類型音調。